土拨鼠、微生物与地缘政治——耶鲁大学教授在我校多维度解析瘟疫历史

——耶鲁大学教授在我校多维度解析瘟疫历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7-21浏览次数:45

 

6月22日,耶鲁大学医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医学与生命科学史双料教授William C. Summers主讲科技史高水平前沿讲座,以1910~1911年东北鼠疫为案例,多角度剖析了近代公共卫生系统在中国起源的特殊历史背景,再次以生动的案例展示了科学技术发展同社会、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

根据保存在美国和俄国的档案和史料,结合丰富的历史图片,Summers首先分析了影响这场瘟疫起源及其迅速扩散的技术与经济因素:新出现的皮毛加工技术使产自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的土拨鼠(也叫旱獭)皮毛成为皮裘制品中的新宠,巨大的市场价值引来了大批外来捕猎者,也引发了致病细菌从动物向人群的传播,并最终发展成人际间的传播,而东北铁路的客流则加速了疫情由北向南的扩散。

接着,他重点讨论了由疫情所引发的地缘政治较量:俄国和日本都借口清政府无力应付如此巨大的疫情,要求独立掌握东北防疫事务,以此实现对该地区的进一步渗透与控制;而日本人更是以防疫之名为其在中国的殖民政策张目,并四处建立具有明显军事意图的防疫站点。面对这些挑战,清政府断然取用第一个从剑桥大学毕业的华裔医学博士伍连德。伍连德虽然刚刚30出头,但仍以其优秀的科学素养、精湛的医术、高超的政治智慧以及同欧美医学界之间良好的人际联系,有效地遏制了日俄两国的势头,并挫败日本人的抵制,促成了国际鼠疫研究会议在中国的召开,在前辈权威如林的情况下被推举为会议主席,成为中国举办的第一次国际科学会议以及国际防疫界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中国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报告结束后,Summers回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并就报告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决定论以及技术资源的控制与共享等问题同部分师生展开了论辩。之后,Summers同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部分教师就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科学与文化素养的高素质现代公民还是培养有专业技能的专业工作者)、科技史与通识教育、医学与生命科学史以及科学社会学等方面广泛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就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供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