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使命的认知与践行”我校新一期“科学文化沙龙”顺利举办

发布者:贾倩发布时间:2023-05-12浏览次数:82

“科学文化沙龙”现场

5月4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期“我校科学文化沙龙”在学校东校区举办,本期沙龙由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大原党委书记郭传杰研究员主讲,主题为“研究型大学使命的认知与践行--源自科大实践的一点回顾和思考”。

郭传杰在沙龙开题演讲

沙龙由校长特别助理朱灿平主持。安徽省人大原副主任、原合肥市市长郭万清,中国科大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毕金初,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宋兆海,安徽大学副校长程雁雷等40余位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与嘉宾参与了沙龙对话。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承担了沙龙全程策划与组织工作。

朱灿平主持

郭传杰研究员从在中国科大的工作回顾开始,与来宾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深度思考。以中国科大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实践探索为例,通过一段段精彩的故事,从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四个方面阐释了研究型大学的使命。

关于人才培养:中国科大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1958年建校开始,中国科大对人才培养已经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中国科大最早的使命就是要为两弹一星造高端人才。坚持精品办学,保证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因此成为一以贯之的特色。当然,‘规模适度’不是绝对条件,‘适度’也不一定是很小,而是要与资源是否充足相关。保证人才培养高质量才是目的。”

关于知识创造:中国科大在知识创造上实践了三种方法:科教结合、理工结合、基地建设。其中科教结合和基地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长期践行下来。郭传杰讲述了科教结合让少年班、本科生就开始接触科学前沿,以及中国科大主导建成国家实验室、协同创建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历程。

关于社会服务:中国科大的发展得到了安徽省、合肥市的大力支持, 因此“我们也应该对省、市的发展做贡献”。 “一个城市成就一所大学,天经地义。一所大学成就了一个城市,却是一种创举。中国科大就是成就创新之城——合肥的那所大学!”

郭传杰讲述社会服务的使命

关于文化引领:从接受学生在BBS上提议到各级领导进科大校园一律轻车简从的小故事说起,谈到中国科大的“唯真·求实”工作态度与中国科大师生所特有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创新-引领使得合肥在高新战略产业的基础之上集中发展起来,这是中国科大在文化引领方面为地方做出的独特贡献。

郭传杰用“三天”总结和祝福了中国科大。昨天:使命驱动、艰苦卓绝、成就辉煌;今天:创新高地、与时俱进;明天:高歌突进、世界一流。

主题演讲对中国科大发展历史精彩和令人深思的回顾点燃了现场嘉宾的回忆和情绪,随后是现场嘉宾热烈的交流与提问。

原合肥市市长郭万清首先发言,从合肥在全国“没存在感”到被经济发展更快的城市羡慕合肥有中国科大,郭万清回顾、感慨合肥市与中国科大“经历风雨,并肩战斗”的奋进历程。

郭万清的感言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宋兆海回忆起“科学岛”的发展历程中受益于中国科大的历历往事;安徽大学副校长程雁雷表示,安徽大学以中国科大为标杆,讲科教融合,提升理工科发展,主动融入合肥科学科技中心;中国科大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毕金初回顾了中国科大推动所系结合、推动合肥争取科技创新试点市过程中的历史故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先进光源总工艺师潘洋从切身感受中谈到,中国科大扶持年轻人成长的文化在青年学子关键跨越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总结为雪中送炭的价值导向更比锦上添花有意义;澳门永利304登陆党委书记褚建勋讲述了学校科技传播学科建设过程的文化引领;极地环境实验室创立主任孙立广说起当年在实验室没有项目的情况下得到学校的十万元经费,支持完成了南极考察时仍然很激动,他说,如果没有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方针的再度倡导,就不太会有他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和后来的研究成果。

嘉宾充满感情的发声与交流

“从当前科大发展的角度,我们该怎么样去推进新时代的科教融合?”“能不能分享一下当时是怎么推动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的?”嘉宾们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对话气氛坦诚而热烈,提问和交流环节已到12点多仍然意犹未尽。

热烈的现场提问

沙龙结束前,主持人朱灿平总结:人才的培养,需要文化的熏陶;高等教育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中国科大既要感恩从中央到省市的支持,也要勇于承担,做好回报社会的服务。

这是一场情志满满的科学文化沙龙对话,是中国科大既往建设中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对当年风雨历程的回望,对科大文化和使命的总结,对未来发展的思考。郭传杰在最后的感言中表示: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中国科大是安徽的大学,是中国的大学,更是世界的大学,中国科大目标永远是世界一流,这个目标似乎也不会太远了。

参会人员合影 

中国科大的“科学文化沙龙”创办于2021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办。沙龙的宗旨是在创新前沿、科学前沿和文化前沿选取重要议题,以主题演讲开场引导,在轻松不拘、开放思考的环境中形成对议题的跨界交流,为促进新观念、新探索、新实践的传播提供对话空间。 


撰稿:张晶晶、曹瑞玥 

摄影:邵宏宇、王伊哲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