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国内高校优秀大学生对我院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各高校与我院的沟通与交流,中国科大澳门永利304登陆于7月17日至21日举办了第七届“科技与文化”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7月20日上午,我校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中区综合体育馆举行。校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包信和,相关学院、国家实验室、各机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百余所知名高校的3000余名优秀学子列席参加开营仪式。副校长杨金龙主持活动。校长包信和开营致辞,对在场及收看转播的5500名参营学生表示热烈欢迎,并深情回顾科大老一辈学者的光荣历史和新一代年轻学者的傲人成绩,鼓励青年学子传承“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科学精神、心怀“国之大者”、贡献中华民族。随后,哈尔滨工业大学赵一菲同学代表全体营员发言。在校党委书记舒歌群分别为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各分营和总营授旗后,副校长杨金龙院士宣布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正式开营。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流柱就中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概况向同学们做出了详细介绍。
左上:校长包信和作开营致辞
右上:校党委书记舒歌群为我院第七届“科技与文化”夏令营授旗,科技史与科技考古分营营员马素霞同学担任旗手
左下:副校长杨金龙宣布开营
右下: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流柱介绍研究生招生情况
7月17日19时,澳门永利304登陆第七届“科技与文化”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全营见面会正式开始。执行院长石云里教授代表全体师生向入选此次夏令营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与欢迎。石云里教授回忆了老一辈科学家筚路蓝缕的奋斗过程,阐述我院青年学者始终秉持的优良精神,并积极展望学院未来的建设方向,提出学院发展的新目标和新定位。最后,石云里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即将建成的澳门永利304登陆新大楼,期望明年与各位同学在新大楼里再次相遇。随后,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执行主任钮卫星教授、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周荣庭教授、科技哲学系执行主任徐飞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系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研究方向、课题情况等,也为同学们展示了读研期间所能体验到的课程、讲座、研读会等活动。见面会的最后,学院准备了“击鼓传花”小游戏,邀请幸运同学上台自我介绍,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了解。
左上:执行院长石云里致辞
右上: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执行主任钮卫星教授介绍24系基本情况
左中: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周荣庭教授介绍25系基本情况
右中:科技哲学系执行主任徐飞教授介绍55系、56系基本情况
下:各营营员自我介绍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7月18日上午,一营科学技术史营、二营新闻传播营、三营科技哲学营三个分营开始各自开展导师讲座,让老师成为同学们的“启明星”,为大家开启更有针对性的探索之旅。
一营共开展八场讲座。18日上午,朱浩浩副教授以《东张西望看天文》为题介绍了古代史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导师队伍和学习氛围,鼓励营员们以兴趣为导向选择课题、开展研究。同日下午,特任研究员Mohammad S. Mozaffari节选了《The Orbital Elements of Venus in Medieval Islamic Astronomy: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itions and the Accuracy of Observations》的一部分,和营员们探讨了中世纪伊斯兰天文学家对于金星的研究,为营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全英文学术盛宴。刘锐副教授以“朊病毒的发现过程”为切入点,介绍了遗传学曲折的发展历程。
上:朱浩浩副教授开展讲座《东张西望看天文》
中:特任研究员Mohammad S. Mozaffari开展讲座《中世纪伊斯兰天文学》
下:刘锐副教授开展讲座《一种特殊的病毒——朊病毒的发现过程》
19日上午,王程韡特任教授从科玄论战引入,作了有关于《什么是近代科技史》的学术报告,指出“防卫型”现代化争论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科技史的功能,并围绕优势与问题域、史料来源、特色史料三点,详实介绍了近现代科技史的学术魅力。陈彪副教授开展《传统工艺、魅力无限》报告会,他介绍了其学术团队在云南进行手工纸调研的经历和手工纸制造的工艺流程;乔成全博士后进行了《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根脉》的学术报告,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在文物保护领域,如何使用更为现代科学的方法,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财富。同日下午,范安川副教授开展了《考古—发现、想象与推理》的报告,介绍了何为考古学,并且就青铜文物展开了细致详实的论述,也为同学们介绍了科技考古实验室的主要学术研究内容与合作。朱剑副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什么是科技考古,并以瓷器研究为案例讨论了传统与现代分析,引出自己实验室相关的研究,为同学们提供参考。
左上:范安川副教授开展讲座《考古—发现、想象与推理》
左下:朱剑副教授开展讲座《科技考古中的精细化表征技术》
右上:王程韡特任教授开展讲座《什么是近代科技史》
右中:陈彪副教授开展讲座《传统工艺、魅力无限》
右下:乔成全博士后开展讲座《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根脉》
7月18日上午,二营的导师讲座交流会正式开始,第一场在数字文化中心实验室展开。张燕翔副教授带领同学们体验了最新的VR、AR技术设备,并为同学们作了《从体验、感知到愉悦:构建人性化及艺术化的新媒体系统》的主题讲座,从研究内容与方法、人机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群体协作与社交计算、科技手段与舞台艺术、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分享。纪娇娇特任研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科学传播和计算传播的概念与应用、本人所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组研究方向,如科技创新社交媒体影响力评估、气候变化话语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等。周慎特任副研究员作了《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可能的断代性事件及其科技传播意涵》主题讲座,讲座从“You Can Do Anything”引入,鼓励同学们对如何推动自身发展产生思考,进而与同学们就AIGC能否用于科学传播的问题展开了探索与讨论。
左:同学们体验科技艺术产品
右上:张燕翔副教授开展讲座《从体验、感知到愉悦:构建人性化及艺术化的新媒体系统》
右中:特任研究员纪娇娇老师开展讲座《计算社会科学与科学传播》
右下:特任副研究员周慎老师开展讲座《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可能的断代性事件及其科技传播意涵》
7月18日三营也举办了多场讲座。科技哲学系副主任王高峰副教授首先向营员们全面解读了科技哲学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方向。他详尽地介绍了系特色研究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科研项目等内容,对科技哲学系的发展轨迹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随后,科技哲学系张贵红副教授进行了科学哲学的专题讲座,涉及科学哲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应对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等多个方面,使营员们对科学哲学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心理学系执行主任孔燕教授对心理学系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包括师资力量、仪器平台以及实验室的相关研究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营员们全面理解心理学系的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心理学系特任研究员何晓松向营员们讲解了fMRI磁共振成像原理,围绕fMRI的定义、适用范围、目标问题等作了系统介绍。心理学系特任研究员王珏向营员们讲述了心理学的量化研究方法,包括心理学量化研究的模型及其应用等。
左上:科技哲学系副主任王高峰副教授介绍55系情况
左下:心理学系执行主任孔燕教授介绍56系情况
右上:科技哲学系张贵红副教授开展讲座《如何做科技哲学》
右中:心理学系特任研究员何晓松介绍fMRI磁共振成像原理
右下:心理学系特任研究员王珏开展讲座《浅谈心理学的量化方法研究》
当日下午,国际知名技术哲学家、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的Carl Mitcham教授在东区物质科研楼三楼会议室向营员们分享了关于工程历史、工程伦理以及工程的社会影响的见解。他强调,工程伦理不仅仅适用于工程师群体,它更深入地涉及到全社会。在题为“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Humanity”的报告中,他深入探讨了工程技术与人类的历史及未来。米切姆教授强调,尽管工程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但可能无法解决由工程自身引发的问题。报告结束后,米切姆教授与营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合影留念。
上:米切姆教授开展讲座《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Humanity》
下:米切姆教授与营员们合影留念。
同志者,不以山海为远
7月19日,我院夏令营分头组织了实验室、校史馆参观和师兄师姐面对面活动,推动参营同学多角度、多层次地沉浸式体验科大科研平台,感受与师兄师姐、与同窗等志同道合者共同学习生活的未来场景。
一营同学参观了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多个实验室和钱临照图书馆。生物考古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向大家介绍了植物考古相关实验,并拓展分享了寄生虫分析、陶瓷考古、绿松石工艺及产源研究等方向的相关内容。志愿者带领大家参观了文房四宝工作坊,陈彪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宣纸的制作流程、徽墨制墨等,并为大家展示了工作坊在全国各地进行手工纸调研的书籍,播放了文房四宝工作坊的宣传片。
左:营员参观南区生物考古实验室
右:营员参观南区文房四宝工作坊
同日下午,同学们前往北区。师兄师姐为同学们介绍了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基本概况、研究内容及未来就业方向,讲解了生物与化学实验室、演示了纤维仪的操作与分析和超景深显微镜;随后大家进入钱临照科技史图书馆,褚龙飞馆长及图书馆的师兄师姐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钱图丰富的藏书资源与浑仪、天球仪等精美的仪器模型。东区科技考古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为大家介绍了科技考古实验的样品及常用的实验仪器与操作内容。同学们在参观环节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与兴趣,与老师和师兄师姐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钱临照科技史图书馆馆长褚龙飞为营员们介绍古籍
左下:营员参观东区科技考古实验室
右下:营员参观北区文物保护实验室
二营组织营员们前往先研院深入探寻数字技术的秘密。营员们在中国科大先研院新媒体研究院卢金玲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先研院创新成果展、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了解了先研院在量子科技、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先进成果,亲身体验了沉浸式媒体技术应用。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周荣庭教授、火花学院张蕾蕾老师、新知数媒孙大平老师与夏令营的同学们展开介绍与交流。周荣庭教授介绍了新媒体研究院的前期筹建、孵化成果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情况,并表示新媒体研究院致力于推动沉浸式媒体技术应用,助力数字技术行业赋能,已在交互传播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张蕾蕾老师以《科学可视化技术在科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图画与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火花学院利用可视化技术在科学教育领域所研发的产品与应用。孙大平老师以《美丽科学——融合科学与艺术之美》为主题向同学们分享了众多美轮美奂的科技与艺术结合的设计作品、团队所获奖项以及众多合作项目和合作公司。
左上:卢金玲老师带领参观先研院
右上:周荣庭教授介绍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新媒体研究院
左下:张蕾蕾老师开展讲座《科学可视化技术在科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右下:孙大平老师开展讲座《美丽科学——融合科学与艺术之美》
同日下午,三营志愿者带领营员们参观校史馆。活动由科技哲学系2022级硕博班杨雪和曾伟民主持。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为营员们讲述了科大的历史,从国运所系、大师云集、春风化雨、气象峥嵘、南迁重建、敢为人先、创新一流、勇攀高峰等十个历史展厅,营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爱党爱国、科教兴国的崇高理想,深刻地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科大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营营员参观校史馆
在三个分营各自组织的师兄师姐面对面环节中,来自各系的师兄师姐们为营员们都提供了深入的学科知识解析,并从生活角度出发,分享了他们的实际经验。此外,他们还介绍了各位导师的研究领域,为营员们在未来选择导师和确定研究方向提供了帮助。活动过程中,师兄师姐们回答了许多营员们关注的问题,无私分享了自己在学术与生活方面的心路历程,与营员们积极交流互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在精彩丰富的学术报告与参观活动之外,科技史与科技考古一营额外为营员们搭建了学术交流与讨论的平台。同学们踊跃探索,积极表达,勇敢展现自我。
7月18日下午,营员们选择了感兴趣的方向、老师及小组成员开展学术讨论。科技史一组(中国古代科技史方向)在纪辰博士后和杨伯顺博士后的带领下进行《灵宪》原文研读,漫游于张衡对于宇宙结构的浪漫想象之中。科技史二组 (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方向)在丁兆君副教授和王安轶副教授的指导之下,对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12年科技规划”开展了系列讨论,深刻剖析了在该背景下中国人如何探索自身的科技发展之路;科技史三组(世界科技史方向) 以阿利斯塔克所著的《论日月的大小和距离》为蓝本,在莫汉特任研究员和潘钺博士后的带领下,迈入阿利斯塔克的天文学世界,对他的日心说辅以详细的解读和批判性的讨论;考古组在朱剑副教授的详细介绍和罗喆博士后的引导下开展学术讨论,以“中国古代釉陶起源问题”为主题,在世界地图上寻找中国古代釉陶的发展痕迹,在各个墓葬出土的珍贵文物中探寻其与釉陶的关系;文博组在陈彪副教授和乔成全博士后的带领下,营员们就“特修斯之船”展开思辨性讨论。20日下午,营员们梳理了大家的讨论研究结果,并进行集中展示。
左上:文物与博物馆小组营员进行课题拓展
右上:中国古代科技史小组营员进行文献解读
左下:科技考古组宋祥瑞同学代表展示报告《中国古代釉陶起源问题》
右下: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组余心丫同学代表展示报告《十二年规划与知识分子》
7月20-21日,三个分营各自组织了面试。至此,第七届“科技与文化”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增强了营员们对于中国科大澳门永利304登陆的了解与兴趣,为其学术和科研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澳门永利304登陆也将持续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科研平台,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子为学校“科”字当头的特色文科发展添砖加瓦。
(澳门永利304登陆)